本次俄乌冲突后全球能源变局系列专题共有三篇,第一篇政策篇,我们主要回顾了冲突发生后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情况,以及能源高价下欧美为应对能源危机、增强能源安全在能源政策方面的转变(详细参看【中信期货能源与碳中和】俄乌冲突后全球能源变局(一):全球能源政策如何变化?——专题报告);第二篇供应篇,我们主要分析了地缘冲突下,全球能源供应和贸易格局的变化(详细参看【中信期货能源与碳中和】俄乌冲突后全球能源变局(二):全球能源供应和贸易格局如何变化?——专题报告)。本篇专题将聚焦全球能源需求格局变化及能源价格未来展望。
欧洲再气化接收装置充足,全年覆盖俄气进口问题不大。当前Gazprom方已宣布断供管道气的国家或公司包括波兰、保加利亚、芬兰、荷兰、丹麦及德国Shell,合计约199亿立方米,占欧洲自俄罗斯总进口量13%。而截至目前,荷兰、芬兰分别租用了80亿立方米和50亿立方米的浮式再气化装置以进口LNG,将分别于今年三季度和冬季前投入使用,叠加欧洲再气化闲置产能仍有550亿立方米,新增加闲置产能合计约680亿立方米,可以覆盖替代欧洲44%进口俄气。另一方面,2022年全球LNG现货及FOB合约货物合计总量约在3180亿立方米,完全可以覆盖欧洲进口需求。
旺季需求支撑油价短期维持高位。夏季是欧美出行传统旺季,目前各项出行指标表明夏季交通用油需求仍然向好。同时,欧美经济仍未进入衰退,而国内经济已逐步从新一轮疫情中恢复,工业用油需求亦有一定支撑,短期需求整体偏强,对价格支撑有效。
摘要
2021年用能需求大增,清洁能源出力不及预期,火电撑起兜底保障重担。虽然在能耗双控和双碳目标要求之下,我国火电占比已连年下降,但在2021年,出口需求提振导致中国用电量快速提升,1-4月用电量按连续出现10%以上高增速,而由于“拉尼娜”事件导致全年来水偏枯,叠加局部地区来风条件不好,整体清洁能源出力不及预期,火电不得不撑起兜底保障能源的重担。在2021年全年发电量同比增8.1%的同时,火电发电量同比达到8.4%,占全社会发电量的70.6%;2021年火电发电占比从2020年的70.4%提高至70.6%。
美国新能源发电占比或将持续上升。1-3月美国风光发电累计1606亿千瓦时,累计同比增加25%;其中光伏发电410亿千瓦时,累计同比增加31.8%。6月7日美国宣布对东南亚光伏产品2年内不征收新关税,取消了此前针对光伏的贸易关税调查,利好美国光伏装机,预期美国光伏发电占比在未来或持续上升。
欧洲煤炭替代效应2022年持续。2022年欧洲煤炭发电量同比高于2021及2020年,同时2022年欧洲天然气发电量同比低于2021年及2020年。据欧洲互联电网机构统计(ENTSO-E),2022年前23周(约4个月)的煤炭发电总量约16.8万千兆瓦时,累计同比增加11.07%;天然气前23周累计发电量16.8万千兆瓦时,累计同比减少18.7%。
能源危机下,2021年欧洲煤电对气电反替代效应明显。2018-2020年,欧洲煤炭的年度发电总量分别为54、40、32万GWh,呈快速下降趋势,占比由19.75%下降至12.26%。同期,天然气年度发电总量分别为33、41、40万GWh,整体持续增长,占比由12.25%提升至15.43%,显示了天然气作为新旧能源过渡的桥梁作用。然而,在2021年能源危机的背景下,欧洲煤炭年度发电量不降反升,同比增加20%,达到38.7万GWh,占比升高至14.21%,而天然气占比在2021年下降至13.88%。主要因天然气价格高企,煤炭的发电经济效应提升,对气电的替代作用增强。
长期俄油产能或下滑,导致供应弹性下降以及价格波动加大。俄罗斯石油储采比为27.61年,低于全球平均水平53.55年,俄罗斯的成熟产能已进入衰退期。俄罗斯新项目开采难度较高,需依赖西方的先进技术,但在地缘冲突激化后,包括BP、ExxonMobil在内的数家国际油气公司宣布退出其在俄业务,叠加西方对俄企业的金融制裁,从技术与资金层面上制约了俄罗斯油气长期资本开支与产能的发展。由于俄罗斯成熟产能余量较小,若中长期资本开支投入无法维持,则俄罗斯油气产能存在下降风险。在全球石油供应长期缺乏上游投资的背景下,俄罗斯产能的下滑将导致全球石油供应弹性进一步下滑,进而导致油价波动性加大。
欧洲2022年累计光伏发电量同比增加,但风力发电累计同比降低。据欧洲互联电网机构统计(ENTSO-E),欧洲光伏前23周发电约5.6万千兆瓦时,累计同比增加4.7%;风力前23周发电约18.4万千兆瓦时,累计同比降低3.1%。由于风力发电是欧洲可再生能源主力,因3-5月天气原因,风力发电表现弱于往年,导致欧洲2022年前23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累计同比降低4.87%。
文章来源:《煤化工》 网址: http://www.mhg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623/529.html